李晓明官方网站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111
个人简介

李晓明,1959年出生,祖籍河北任丘。现居北京,职业画家,中国画创作院花鸟创作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李晓明水墨花鸟》、《李晓明水墨艺术》、《中国画名家·李晓明》、《当代逸品·李晓明》、《画品丛书·李晓明篇》、《画境·李晓明》、《李晓明作品集》、《名家名画·李晓明写意花鸟作品》、《当代中国美术家·李晓明》等专集。 电话:13552717167 13703242156 地址:北京海淀区太平路46号539信箱 邮编:100857 网址:www.lixiaoming.com 展览地址:河北唐山有竹轩画廊 详细
作品
李晓明作品展
李晓明作品展
李晓明作品展
李晓明作品展
李晓明作品展
李晓明作品展
艺术家资讯
李晓明花鸟画众家评说
李晓明花鸟画众家评说
 
邓平祥:细节,是靠感觉,细节的语言是通过感觉来的。晓明作品的细节是他个人的,但整体是传统的章法,这也是突破传统的一种方式。单看细部是来自生活、来自生命。这是他花鸟画最大的特色。实际上,细节的突破是最难的,但他是语汇的突破,而不是语言的突破。因此更基础。然而,审美有一个“文化法则”,是不能变的:一旦形成一种艺术,就都是程式的,一定是要程式化的;或公立的程式或私人自己的程式,前者就形成了“文化法则”。如果他个人的程式,与传统的“文化法则”、与时代接上了头,二者成为有序的关系,那么他就会在当代花鸟画上做出大的事业。
    这里又提出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他的作品具有文人格调,但又有一种草莽和苦涩,是一种冲突,因此形成了一种张力。文人画的这个门票,是很贵的。但一旦进来,就失去了很多东西。如齐白石,就是木匠出身,只是我们把他定为文人画。笔墨是自然形成的,不要先有笔墨后找感觉。希望李晓明保持自己的感觉。
陶永白:他的画我也是刚认识,简单谈几句。他的作品特别粗狂有力,简单概括就是“雄强”,但很有灵气。他什么都可以入画,玉米、玉米秸等,富有生活气息,有描绘对象的生命精神。他的画的确值得一看,因为有他新的东西在里面。他的作品与传统花鸟画的结构、布局,是不一样的,有他的语言特色。他画的芭蕉,有弯曲结构,是一种挣扎,有受压抑而拼命挣扎的感觉,我认为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我不知道他的个人经历,但看了很感动。我也看了很多展览,但他的作品富有明显的个人语言。他的手法实际上很放,画面有张力,因此可以尝试把他的这种气息、生命的强悍,挣扎的东西,用大画表现出来。
梅墨生:有他自己的一种精神意象,但是否为“新写意画”,当另说。但他把自己的精神,通过笔墨表达出来了。作品有内在的张力,是一种个人的生命力。中国花鸟画,究竟是写什么意呢? 写意不是空洞的,而是书写自己的灵魂,是一种真实的内在生命体验,而绝不是无病呻吟。因此,李晓明的这些作品显示了他的价值。
姜宝林:晓明人正直、厚道,是好人。他的作品秀雅、高逸。中国画能画到这个境界是很难的。尤其是当代,尤为可贵。他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样式和自己的面目。晓明之前画过人物,后画工笔,转化的很好,画面比较统一、成熟。作品差不多,保持在一个层次上,说明有自己的风格了,这是很难的。
刘龙廷:中国的花鸟画,从历史上看起步最晚,但发展最快。经明末青藤、白杨,到清初八大山人,再到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发展得很好。现代中国花鸟画,如何在他们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很难。李晓明进行了一种有益的探索,他的作品像无主题的音乐,有一种律动美感,有他自己的面貌,形成个人风格。
夏硕奇:我认为晓明的作品很有特点,是真性情的东西。在中国美学有一种提法“醉态”——就是一种很投入、很放的一种状态,不大顾及传统、规矩怎么样,是精神解放的一种状态,之后再画自己的感觉。虽然是花鸟画,没有看到里面有鸟,是植物的世界。他是在讲自己的话,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如他的竹子,有原生态的美,给人一种返回自然的感受。他的笔墨,的确有点儿像心电图。当今中国很多的花鸟画,都是从画到画,是从画中淘换出来的。这也是中国画僵化的一个原因。实际上,一个画家,也只有从这里走出来,才是真正的画家。一个画家,能左冲右突走出来,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虽然艺术是作为一种传达情感的手段,但笔墨是需要进一步提炼的。作品与观众交流,产生共鸣是有条件的。所以我认为,笔墨语言上,永远有探索的空间。
刘进安:画画就是过程的东西,刚才大家谈了情感的表达意境等。但作为画家,更多地考虑的是画面的东西。八大、齐白石达到了极致,他们把画面分割的特别好。晓明画玉米是现代水墨,不全是纯粹的形式,而是现代的感受和语言方式,实际上感情、笔墨、技法有一个结合的空间,晓明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形成了个人的面貌。他的作品很朴实,很自然,很感人。
刘墨:李晓明作品最大的好处,是一下子让你记住。个性很强底气很足。能达到今天这个状态,难能可贵。
高润喜:晓明是靠真实的感受来决定画面的语言,他作品的面貌是很突出的,是真实的个人的东西,不是借用他人语言的传统范式。
陈玉铭:晓明是在找一种语言,这些年来,他没有寻求别的机遇,而是专心画画,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很不容易,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应该的,他的画,与人品很一致。
徐虹:我看了李晓明的画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关于中国画理论的问题。他把个人的经验,化为个人的形式,就不得不打破传统的形式,因为传统已经成为他的束缚;实际上,时代变化,情感也变化,当他寻找情感的表达方式的时候,就有一个选择什么样形式的问题。他是通过玉米和芭蕉,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表现形式。一般的花鸟画,要画得很美,但他不是,而是向下走、向土地走,表达一种生命的状态,而不是传统的规范形式。他画了玉米自然生长的状态,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长,实际上自然成长的玉米就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很规范、很美的样子。我说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形式肯定是要变的。那么,笔墨就是当代性的问题,而笔墨最终还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必须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达笔墨,而不是空洞的笔墨。这一点,艺术家是超过理论家的,他比我们的感受更真切更前沿。
傅京生:写意花鸟画多少年来人们在喊突破,可是不见多大动静,在李晓明这里终于迈出了一大步,他左突右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样式,这样式与他自己的笔性符合,会有大的发展。我想,最好的人物画可以不需要情节打动人,花鸟没有戏剧性的场面来吸引人。那么,如何创造这种场面?李晓明已经把它提到一种精神层面了,他在表现手法上,有“古法用笔”,但在创作中有所突破,因此我认为可以把他的作品作为一种“文本”来研究,“古法用笔”的现代表现。
贾方舟:我把李晓明这次展览的作品概括为笔韵,我曾经把范扬的作品概括为“笔势”,把周京新的作品概括为“笔序”,把田黎明的语言特征概括为色与墨并用的“色韵”,李晓明作品的笔韵很足,他在运笔中自然生成的一种韵致,正是这种具有连贯性和音乐感的韵致,是他的笔墨总是处在一种有序的动态之中,它表达了植物世界的一种生命景观,于内在意蕴上有所突破。
西木:在当今中国画坛,花鸟画的发展从中青年的表现来看,青黄不接,这就是中国花鸟画坛的现状,让人们值得庆幸的是,像李晓明这样的艺术家们的存在,已经或者正在随着中国画市场的调整,不断的改变着这种格局。李晓明的探索,作为艺术存在,更多的不是一种力量的显现,而是一种象征的标示。
    中国画廊联盟市场研究中心,早已关注李晓明的艺术探索索取的学术及市场上的效应,并对其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在研究中发现:李晓明在学术上走的是一条水墨花鸟探索的路子,并独树一帜,在水墨表现于花鸟画程式之间,找到了一种新的张力,并将其提升,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表现形式,可谓是在当代花鸟画的探索中,开风气之光先,学术上的高度,使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李晓明很可能会引领中国当代花鸟画坛。
 
友情链接: 史教茂官方网站 盛世艺术网 人民画院 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网 北京大品画院 刘大为工作室 网络美术馆 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 中国书画交流中心 安徽书画交易网 新华网 中国政府网 联合早报网 中国新闻网 网址之家 163邮箱 126邮箱 雅昌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中国文化部 网站管理 人民画院 sohu 谷歌 网易 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