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石官方网站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755
个人简介

劳石原名劳实,号终南寒士。生于1943年,陕西户县人。自幼酷爱文学诗词、书法、篆刻和绘画,受著名国画家关山月、黎雄才、石鲁及著名书法家刘自椟指点,习书绘画、作诗刻印,苦练四十余载。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神州大学艺术系教授、陕西画院研究员、陕西书画艺术协会秘书长、陕西文史馆研究员、陕西省慈善书画协会常务理事,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及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堪地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先后获吉林“天马杯”国际书画大奖赛金奖、江苏“希望之光”国际水墨画大奖赛一等奖及上海海内外书画精品展铜奖。其小说、书法、篆刻、国画作品先后被《中国当代文学名人辞典》《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美术家辞典》等录选。曾多次赴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讲学并举办个人展览。著有《劳石国画集》《劳石画集》《劳石画选》《劳石美术评论集》《劳石文学作品选》《劳石书法篆刻集》等。 详细
作品
劳石书法
劳石书法
劳石书法
劳石书法
劳石书法
劳石书法
艺术家资讯
评论文章

 

来自心灵的情感世界的奏鸣-谈劳石绘画艺术 杨春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这些人中有一位是从事绘画创作的,那么,这水土必然是滋润养育着他艺术生长的沃土。劳石生长在陕西户县的涝河岸边,此地向为人文荟萃之地。他说:“长在秦地黄土中,酷爱莽瀚高原和大漠。这里的土地和人民养育了我,我的一切,都是这块土地赐予的。”说得不错,劳石在中国国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正是来自于陕西这片黄天厚土和悠悠古风的哺育、来自于漫漫长路上没有歇息的探索、来自博采众家的结果。我们从劳石先生的一系列绘画作品之中,不仅时时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而且具备了民族、风俗画家的素质。因此,他的绘画作品,有的精巧典雅,有的深厚凝重,有的古朴厚重,有的则是粗狂强悍,由此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画风,为中国画艺术展拓出一个新的境界。

劳石先生涉足各种艺术门类,在绘画、书法、篆刻、小说、诗歌、周易学等领域艰苦探索四十余载,因而在这几条战线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一名会员;因为书法的成就,他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一名会员:因素谙易经之术,他又成为中国周易学会的一名会员。由此看来,劳石的知识是全面的,整体素质要高出常人许多。尤其是他精通易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探幽扶微,溯源推本,于易理象数颇有见地。这些年来,他将他将易经的理念运用到绘画创作之中,使作品更加雄浑华滋,厚重苍润,令人耳目一新。但这并不是他的艺术成功的主要原因,他的成功在于长期一贯地坚持深入生活,领略大自然的情形,又能正确对待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这成为他艺术创造的思想基础和不竭动力。

作画必先立意。任何创作都有自己的艺术规律,画家一旦迈入创作之路,他创作的强大驱动力,往往是心灵中急于释放的不吐不快的情感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劳石说,他在绘画创作前,首先考虑的是作品问世以后,将会在社会上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劳石的绘画创作,从其选择题材到驾驭这种题材的表现形式,都有着鲜明突出的社会意识和人生意识。在我看来,正是劳石自觉地承载着这种社会、人生责任的重担,才使得他的作品对读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因此,劳石那些曾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绘画作品,首先不是因为其艺术上的奇妙引起人家的关注,而是因为其在对社会的独特认识以及公正的态度和真诚的情感上,有力地触动了读者。自觉地承载社会和人生的责任,是劳石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他的成名作《黑白相间》,以漫画式、夸张式表现手法挥写而成,极具俯视性艺术效果。此作虽然基于对邓小平理论中“不论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理解而作,但更多的则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长期观察,这是触动他产生创作冲动的根本原因。当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下,人们生活艰辛,过着穷苦的日子。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口,为了摆脱贫困,必须另寻新路,那就是告别过去,宣告新时代市场经济的诞生,才能引领着人们走向富裕,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赶超世界一流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劳石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创作了《黑白相间》。作品构图严谨,图中的一黑一白两只猫,色彩对比十分鲜明,而且双猫体格雄健,英姿勃发,随时准备出征,向既定的目标迈进。这篇引人入胜。耐人玩味的作品问世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得到了人们的赞赏。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作者从大的社会视角切入,通过《黑白相间》所表现的内容,正好与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想相吻合,才产生了心灵的沟通,从而使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另一幅《双猫戏虫》比较有创意;草地上的两只小猫,一只伏地向前,双眼圆睁,准备随时扑捉刚刚落地的一只飞虫,似乎充满杀机而又有几分戏耍的意味,后面蹲着的那只小猫,竖着双耳,也扭头注视着那只飞虫,似有馋涎欲滴之意。通过对这一对小动物之间的戏剧性的紧张情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真挚的爱和一颗天真的童心。从这幅画上,也可以看到作者在水墨写意表现技巧方面已达到惊人的高度。

劳石笔下的写意花鸟画艺术,表现技巧有着显著的提高与丰富,风格、意境的创造更为多样而广阔。他的花鸟画就如同他写诗一般,笔端不仅蘸着水和墨,而且饱含着浓烈的情感,笔墨所至,如疾风骤雨,一花一木,都是他的性格、心灵的写照。他创作的《鱼水情长》《农家秋硕》《红梅报春》《国色天香》等作品,虽是人们平时所见的普通植物,一经作者的剪裁取舍和富有感情的笔墨表现,不仅使各种植物的美的特征更为突出,而且似乎花萼有意、枝叶含情,每一副都是来自心灵的情感世界的奏鸣,从精神上引起观者的共鸣。有些梅,荷作品虽画局枝干片叶,却能体现出她们的高大浓郁的气概,给人以精神向上的力量。

劳石的山水画,也如同他的花鸟画作品一样别开生面。透过漆层峦叠嶂、骨体坚实、魔法精致的山水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激荡着时代美感。然而,山水再美不是诗,诗是诗人多情的产物;胜景再佳也非画,画是画家情感的挥洒。因此,只有“山水如画”之说,而绝无“画如江山”之理。这就需要画家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挖掘、去升华。我们从劳石的山水画作品之中,不难看出他深厚扎实的生活功底和对前人精华的继承,但更多的扑面而来的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对事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认知,以及对山水画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把握和不懈的探索。劳石长期在延安写生,对那里的山河大地有独到的观察和体验。他创作的《苍柏古塔》,根据延安宝塔绘制而成,是歌颂延安精神的一幅力作。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当年,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曾在这里运筹帷幄,领导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此,延安芳名远播,成了游人不绝于途的胜迹。即使当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延安也没有失重,永远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象征”。如何表现延安精神?作者并没有在画面中表现人物和窑洞,而是在近景中画了两棵巨大的柏树,其形状之奇特令人匪夷所思。左侧的古柏以局部表现,如同昂首奋进的苍龙,峥嵘地伸向空中;右侧的巨柏,酷似威猛的老虎,昂首朝天啸。中景中的宝塔在两棵古柏的护卫下,与远处的山峦遥相呼应。这古柏是人民力量的象征,宝塔则是永不摧毁的意志。作者恰当的利用了水墨和宣纸的特性,画出小雨刚刚停后的山中美景,景物错落有致,景象郁博雄奇,意境宏深笔情纵恣,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充沛的生命力。这幅作品中虽然没有出现人物和窑洞,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明确的,对人和物的描写采取了暗示性的表现手法。观者只要一看到高高耸立在山中的宝塔,就会联想到毛泽东和延安的窑洞,联想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联想到勇敢的延安军民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鉴定决心和顽强意志。而透过其作品所折射出的“延安精神”,将永远是中华民族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精神武器和不懈动力。

山水画作品,无论作品大小,或歌颂或鞭挞,只要能触摸到时代精神,就值得画家严肃认真地去画,劳石为我们绘制的“丝绸之路”系列作品,立刻将我的思绪牵引到那遥远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丝绸之路,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探险家、史学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通向中亚、西亚、欧洲的商路,促进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以至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他的千难万险的通商经历,令我们钦佩,令我们怀念,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从这些画中,我们感受到劳石先生追求人生理想的崇高境界,也感受到了他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珍爱和尊崇。如《大没落铃声》,是他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画面上,浩瀚无垠的沙漠,与天空混茫一片,无边无际,令人还念,让人顿生天地无极,人生豪迈之感;在中景,骆驼在古道上悠闲的散步,让我们立刻想到那无限远去的过去。当年这里曾是西域商贸繁华的重镇,由于令经战乱和自然灾害的侵袭,只剩下残埂断壁,傲视着天空。在岁月悠悠、沧桑历尽的艺术氛围中,你看不到任何没落和衰朽之感。作品通过强悍的线条和粗犷的构图,显示出坚毅、顽强和不可摧折的意志。在沙漠恶劣的环境中,一排鸟儿在空中振翅飞翔,是对丝绸之路精神的赞美。的确如此,如果说丝绸之路是打通了中国通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商路,那么这种精神已得到延续和深化,如今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已完全和世界接轨,令世界关注。与此同时,劳石笔下的《坐到黄昏静悄悄》《华山奇峰》《幽林琴声》等山水画作品,构图处理有主有次,虚实有致,景物安排有对比,有呼应又有穿插,且有刻画细腻,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些作品,在呈现对西域大自然赞美与讴歌的同时,也成了人们久已向往的旅游胜地。人们之所以喜欢他的作品,正是因为他的作品中无不洋溢着顽强的生命活力,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不屈不挠的抗争意识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

除了画鸟和山水画之外,劳石先生还绘制了一系列人物画。这些人物画,主要涉及古代、近现代的学者、艺术名流和历史人物。他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性格特征,总是强调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善良、大公无私、乐观、机智得给高尚可贵的品格、作风和气概。在这些画中,处处体现出和谐的气氛,正好与党中央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欣赏价值。如《钟馗进士读书图》,钟馗身穿宽大的红袍大袖,席地而坐,手握图书,怒目而视,生动的表现了他威武持重,沉着鉴定的性格特征。作者在刻画钟馗英武的形象的同时,主要是着重表现他读书学习的一面。钟馗通过学习,为的是进一步提升技能,更好的为民“打鬼驱邪”。那么,今天的社会,读书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人们只有通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才能明确方向,鼓舞斗志,确保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总而言之,他的这些人物画都是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优秀作品。

劳石先生曾有诗云:“天赋愚痴勤耕耘”。又自立座右铭:“惨淡经营愧无能,节衣省食苦化身。画不成器画到死,不负此生乃此生”。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于中国美术事业的热爱和雄心大志,以及对自己能从事这个事业所有的欣喜之情。

劳石,1943年出生于陕西户县。户县的农民画,全国闻名。在这样一个艺术的氛围里,劳石幼小的心灵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良好的教育。从初小到高中,劳石就喜爱绘画,既画国画,也写书法,还喜欢诗歌小说。这期间,他尤喜绘画,临摹了石涛、八大山人、石鲁等人的绘画作品,还通读了中外美术史论。除此之外,他熟读了老庄作品,深谙“道法自然”的艺术规律,他精读陶潜、李白、苏轼的诗词歌赋,以培养洒脱、浪漫之气。通过系统学习,他的视野更为开阔,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劳石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以后,他对中外美术史理论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深化自己的艺术创作。然而,劳石并没有局限于自己的绘画创作,而又步入书法、诗歌小说、篆刻之中进行探索。几十年来,他行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世界各地也都留有他的足迹,到大自然中去获取丰富、翔实的感性材料,分析、加工、提炼、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服务于他的艺术创作。结果,他的几条战线都有突出的表现。他的中国画作品先后在吉林“天马杯”国际书画大赛金奖,江苏“希望之光”国际水墨画大赛一等奖。出版的专著有《劳石国画集》《劳石画集》《劳石美术评论集》《劳石文学作品选》《劳石书法篆刻集》;出版的长篇小说有《风流皇后》和《秦巴鏖战》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四十余家报刊曾发表他的绘画作品和评价文章,他先后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四十多个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活动。

劳石从艺四十多年,有太多的人生经历。如今,所有的那些经历都在影响或催动着他的绘画创作。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一个画家来说,实在太有益了,可是,这经历毕竟是一种“过去式”,是一种比较静止的东西,画家要不断向前迈进,光有这些还是很不够的,还更应当重视对新的社会生活的感受和反映。在我们这个历史的新时期,时代的精神和民族的愿望就是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伟大斗争。在这样一场伟大斗争中,一定会有丰富多彩的诗情画意,而等待我们去表现、去挖掘。面对这样的宏伟斗争,对劳石这位有才能、有抱负的画家,是会有吸引力的。我们期待他更多更好的新作问世。

友情链接: 史教茂官方网站 盛世艺术网 人民画院 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网 北京大品画院 刘大为工作室 网络美术馆 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 中国书画交流中心 安徽书画交易网 新华网 中国政府网 联合早报网 中国新闻网 网址之家 163邮箱 126邮箱 雅昌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中国文化部 网站管理 人民画院 sohu 谷歌 网易 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