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石官方网站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755
个人简介

劳石原名劳实,号终南寒士。生于1943年,陕西户县人。自幼酷爱文学诗词、书法、篆刻和绘画,受著名国画家关山月、黎雄才、石鲁及著名书法家刘自椟指点,习书绘画、作诗刻印,苦练四十余载。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神州大学艺术系教授、陕西画院研究员、陕西书画艺术协会秘书长、陕西文史馆研究员、陕西省慈善书画协会常务理事,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及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堪地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先后获吉林“天马杯”国际书画大奖赛金奖、江苏“希望之光”国际水墨画大奖赛一等奖及上海海内外书画精品展铜奖。其小说、书法、篆刻、国画作品先后被《中国当代文学名人辞典》《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美术家辞典》等录选。曾多次赴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讲学并举办个人展览。著有《劳石国画集》《劳石画集》《劳石画选》《劳石美术评论集》《劳石文学作品选》《劳石书法篆刻集》等。 详细
作品
劳石书法
劳石书法
劳石书法
劳石书法
劳石书法
劳石书法
艺术家资讯
评论文章

风清骨俊  遍体光华
                                     ——劳石画作印象  周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4月15日   第 16 版)
    


初与劳石先生相识,他一派艺术家的行头,络腮的胡须,头发稍长略显凌乱,艺术气质直逼眼前。劳石先生在国华艺术上的成就得益于陕西这片黄天后土和悠悠古风,得益于博采众家之长,由此形成了自己风清骨俊、遍体花光的独特画风。
     从劳石先生终南寒土、秦人石斋的雅称中,可见他对传统文化的至爱。国画作为传统的艺术门类,没有对古文艺术理论的研究,没有深厚的艺术素养,便难以承袭这门艺术最基本的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特点。基于此,劳石先生从青年时期就熟读老庄作品,深谙道法自然的艺术规律;他精读陶潜、李白、苏轼诗词歌赋,以培养 洒脱、浪漫之气,这样的艺术感觉在其作品中已自觉地呈现。
     真正的艺术之美产生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劳石先生35载笔耕不止,通过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不断积累创作素材,为他的笔端注入了一股神韵,而又处处显现厚实生活根基的优势。
     劳石先生天天苦练、处处写生都是为了画成大器。许多年来,他虚心向名家、名作求教学习,练就了深厚的国画功底。同时,他绝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博采众家之长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李可染说得好:“学我者,死。”劳石先生正事师法古人而不拘淤泥于古人,注意几区各方面名家大师的养分,融会贯通,并不时修正自己作品中的不足,慢慢的形成了自己清新大气、端庄娴练、刚柔相夹间流动着诗意的个性。
     数十年间,劳石先生以陕西的黄土高原为生活基地、创作源泉。他虽然偏居于西北一隅,但敏感的艺术触角却深入到了生乃至历史的各个层面。与先贤交流,和古人对话,是他的思维不断活跃,思想日臻深刻,画作日趋老道。他熟背陶潜、王维、李白、苏轼等诸家诗文,酷爱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齐白石、黄滨 虹、石鲁等先辈的作品。这无疑都给他的笔端注入了灵性,他以篆隶笔意,金石文气表现作品,注重焦、浓、淡、水以及点线面的结合,力求自然飘逸,豁达开朗,浑厚朴拙。其画风清新大气,水磨盎然,神形兼备,尤其那刚柔生疏相夹的线条富有诗意,达到了“画中有我,我用我法,表现自我”的艺术境界。
     纵横自由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观劳石先生的作品,不难看出他深厚扎实的功底和对前人精华的承继,但更多扑面而来的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认知,以及对国画这以独特艺术形式精到的把握和不懈的探索。比如收入他画集中的几幅花卉作品:《清荷飘溢》、《月季》、《紫藤》、《重 阳秋菊》、《芙蓉》,其画风虽然迥异,有的浓墨重彩,画面饱满,密不透风,有的清新淡雅,寥寥数笔,大胆留白,疏可跑马,但其高远的意境却无不令人流连忘返、思索再三。在画家的笔下,无论画山画水、写人状物,都似成竹在胸,一气呵成,不乏传神之笔;看似信手拈来,却寓意深刻,删繁就简,直奔主题,画面意趣 盎然,兴之所至,情之紧随,足见作者对国画大写意精髓的细腻把握。

 

友情链接: 史教茂官方网站 盛世艺术网 人民画院 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网 北京大品画院 刘大为工作室 网络美术馆 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 中国书画交流中心 安徽书画交易网 新华网 中国政府网 联合早报网 中国新闻网 网址之家 163邮箱 126邮箱 雅昌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中国文化部 网站管理 人民画院 sohu 谷歌 网易 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