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钦官方网站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647
个人简介

曹小钦,1948年生。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首届毕业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诗书画家国际艺术交流协会理事;致公画院副院长、四川省天府画院副院长、四海画院院务委员;副教授。擅长水墨人物、油画、篆刻、书法兼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屡有获奖。作品被选送美、法、加、澳、日、东南亚等地展出,并举办12次海外个人画展,广为当地收藏家欢迎。《美术》《国画家》《文艺报》《诗刊》《中国拍卖》以及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明报》《新报》《收藏家》《收藏天地》《中国文物世界》《中国画清赏》等权威报纸杂志多次发表其作品或专题介绍其艺术。代表作有《火把节系列》《天葬系列》《嘎曲玛曲系列》《牧歌系列》《古风系列》《人体系列》《唐马系列》等。作品曾获澳洲《悉尼金奖•亚太区水墨大奖赛》亚军,加拿大《多伦多国际艺术双年展》金奖。其名载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等。出版个人画册五种。其潜心研习没骨画和工笔画,有意识地将工笔的细致典雅与写意的奔放率直、西画的结构色彩与水墨的肌理神韵交相融合,追寻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详细
作品
曹小钦作品
曹小钦作品
曹小钦作品
曹小钦作品
曹小钦作品
曹小钦作品
艺术家资讯
评论文章

 放歌唱大风
                  

                          ——读曹小钦奔马图有感

                                  赵子勤/文

    曹小钦近期创作的组画《唐风》系列,以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内涵和形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作品巧妙地借鉴了汉代画像砖的构图方式,并与现代绘画中的平面构成相结合,省略了背景环境、淡化了透视变化,把几组极具动感的奔马群像在方向上纵横排列,使“空间”压缩在二维之内以获得更大的张力,再将四到六幅独立的画面配合书法组成一幅大图,或成一字形,或成万字形,或成太极图形,寄寓了道家、佛家天人合一和轮回变化的哲学思想。这组作品在2006年荣获加拿大“多伦多国际艺术双年展”金奖。
    最初为曹小钦写画评,已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了。那时,他极富装饰趣味的高原题材工笔画虽然走的还是流行路线,却已经独具一格地充满了概括简练的形式美感。画面在抒情的韵律中反复出现的是皎洁的明月、蜿蜒的江流、苍劲的古树和孤独的牧人形象;一群群从茫茫雪原上奔驰而来,由悠悠长河边漫步而去的马匹,缓缓扬起的烟尘和徐徐渐远的蹄声使人顿生悲壮苍凉。在背景处理上,西方水彩画的大面积色块渲染和传统水墨画的平远法透视,都使画面蕴藏着一种空旷悠远、恬静安详的氛围。记得有这样一个作品中的场景使我至今难忘:骑在马背上的汉子头巾似火、藏袍如风,那富有英雄气概的身姿被点染成响亮的红色,为冷峻萧疏的画面增添了一丝使人振奋的暖意。或许从那时起,在中国画创作领域经过数十年探索实验的曹小钦,开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绘画语言。
    这以后,曹小钦的画艺日趋炉火纯青,他曾九次在香港、日本、马来西亚、加拿大和美国举办个人画展,相继捧回过海内外数枚各类大展的奖牌,并且内地和香港也分别为他出版了装帧精美的画册。经过变法后的曹小钦绘画,开始把草原上的马群作为主要造型对象,墨色也更加丰厚多变、富丽堂皇。他笔下的奔马几乎从来不出现马蹄,而是借用书法中的枯笔和断笔来留有余地,以表现驰骋飞扬、一往无前的动感。画家还发挥了熟悉传统文化的优势,着意体现古诗词中超脱旷达的意境.他画中的那些姿态各异、妙趣横生的骏马形象,无不充满了雄健阳刚、豪迈奔放的恢弘大气,表达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得遇伯乐的渴望;不仅让人体会到“千骑卷平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浪漫主义英雄气概,还能感受到汉唐以来民族精神中开放自信的爱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没骨画”的表现手法,是中国画表现语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意指在绘画中将表现形体的线条隐没于墨色之中,多用于表现花卉虫鸟。宋代的梁楷、明代的徐渭(芭蕉)、清代的郑板桥(竹子),以及后来的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的许多作品,都可谓是没骨画的典范。早年学习西画并且颇有成就的曹小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接受一位朋友点拨,开始学习中国画。为了追求在水墨写意画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用没骨法来刻划山川、人物等大场面的鸿篇巨制,以表达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他在画室里默默耕耘,十年一剑,所绘作品撕掉的比得到的还多,最后终有所成。
    曹小钦独创的“大没骨”画法,借鉴了西画注重空间意识和色彩变化的长处,发挥了国画强调用笔造型之“书写性”的优势,画面法度严谨、结构精细,笔意流畅、腕行考究,每出往往臻于精美。尤其是那些34×46cm小画的创作最见匠心:以没骨画法将同一种题材绘制成百余幅不同构图的作品,并且都能达到无限拓展、咫尺天涯的艺术效果。“中国画注重笔调、色调、水调和情调,而‘没骨法’要求一笔之内尽可能五调皆有,要追求一种‘大没骨’气度,把对山川、人物、花鸟的综合理解折射为点块、色阶、笔调,更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以使五调俱全。” 曹小钦对此如是言。石涛曾经说过:“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艺术风格形成的关键,还是在于内在情感和修养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得之于人为的刻意追求。因此说,笔墨作为一种风格,其真谛在于“写”和“做”之间,在于物我的自然交融,在于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我们一定会首先被它的内容所打动而忽略了它的技巧。我认为,曹小钦绘画就正在做到这一点。

友情链接: 史教茂官方网站 盛世艺术网 人民画院 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网 北京大品画院 刘大为工作室 网络美术馆 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 中国书画交流中心 安徽书画交易网 新华网 中国政府网 联合早报网 中国新闻网 网址之家 163邮箱 126邮箱 雅昌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中国文化部 网站管理 人民画院 sohu 谷歌 网易 新浪